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飞地产业园区,按照“土地集中、各村飞地、龙头经营、入股分红”思路建起的蔬菜大棚基地。记者 杨树 摄
一县一策
国庆节后,甘孜州炉霍县斯木镇吉绒村的蔬菜大棚基地内,朗吉、曾兴蓉等附近的村民正忙碌着采摘高原小番茄,之后熟练地包装和装车。“每天我们这里都要运走上万斤小番茄,多的时候达到两万斤,基本上一年365天不断货。”炉霍县鲜水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志华说。
“这里每天采摘的番茄收入中,也有我们一份。”距此30公里外的泥巴乡次郎村第一书记陈旺告诉记者。
两个相距30多公里的村,如何搞同一个蔬菜大棚?炉霍县扶贫开发局局长亚玛里初介绍:“脱贫攻坚中,我们在甘孜州率先探索‘飞地园区扶贫’模式,斯木镇蔬菜基地里300个蔬菜大棚中有259个覆盖了全县88个贫困村和83个非贫困村。”
资源分布不均 探索建起飞地园区
斯木镇吉绒村,平均海拔3800多米,鲜水河流过这片土地,这里是炉霍县少有的地势平坦的宜农区域,适宜大规模建设蔬菜大棚。
“通过招商引资,2015年我们在这里种植大棚蔬菜。”王志华表示,当初看中了这里,一方面当地群众有吃菜的现实需求,另一方面这里日照好、昼夜温差大,土地、水、空气非常洁净,特别适合种植高端蔬菜。
与吉绒村相比,泥巴乡次郎村则完全不一样:耕地较少,且大多数坡度都在30度以上,不适宜耕作。同时,交通还极为不便,不在干道上,从一个自然村到另一个自然村最短距离也在5公里以上。
亚玛里初介绍,炉霍县贫困村88个,贫困户2364户10019人,大部分地区发展农业优势都不明显,脱贫产业需要载体,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,怎么办?他们探索出利用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方,跳出小圈子、建立产业园,跨村培育优势产业、集中发展特色产品的产业扶贫“飞地”模式。
这样的思路也有产业基础:之前王志华所在的鲜水源公司已在此进行了3年多的蔬菜大棚种植,30多个品种的蔬菜长势良好,销售喜人。
从2017年开始,炉霍县3年投入资金1.69亿元,新增大棚259个,覆盖88个贫困村和83个非贫困村。“我们利用鲜水源的技术优势和销售渠道,建起飞地园区进行深度探索。而企业也通过规模效应来实现市场占有,这是一种双赢。”亚玛里初说。
打好高原特色牌 小番茄成“抢手货”
10月,走进吉绒村的蔬菜大棚内,温度一下子升起来,甚至有一些夏天的感觉,与大棚外的冷雨形成鲜明对比。
“我们这里的番茄,不仅品相好,而且甜度特别高,比内地的要高4%-6%,完全可以当作小水果来吃。”王志华顺手摘下几个,请记者品尝。
“大棚里种有黄瓜、茄子、海椒、西葫芦、西红柿等大路菜,最多的就是小番茄。”王志华介绍,因为小番茄的经济价值更高,除每年向炉霍县本地供应80吨左右的新鲜蔬菜外,300个大棚中有280个大棚都用来种植小番茄。每年产500万斤小番茄,发往成都、珠海、广州、上海等地。“小番茄我们卖出价是8-11元/斤,在成都超市可以卖到20多元/斤。”王志华介绍,他们同时还与伊藤、盒马、金果园合作进行线上销售。
300个大棚的基地,在给吉绒村等附近的村子带来流转土地收入的同时,也吸引了包括贫困户在内的168名当地村民就业。
“以前我家种青稞,辛苦一年,10亩地收入3000多元,现在将土地租给公司,一年收入5000元;加上老公在公司配送蔬菜,一月收入5000元。加起来我们两口子每年有七八万元收入。”对于在家门口挣到的收入,曾兴蓉非常满意。
数据显示,截至目前,这个覆盖全县88个贫困村和83个非贫困村的“飞地园区”,已实现集体经济分红900万元,贫困户户均增收800元。
“飞地园区打破现有行政区域界限,以村为单位投入产业发展资金,将全县贫困村纳入产业园,实现了不同村组间优势互补、资源共享、利益共有、共同发展。”亚玛里初介绍,未来5年,炉霍县将力争建设蔬菜大棚1000个,并配套启动冷链仓储中心、生态菜籽油加工厂、有机肥加工厂建设。(记者 张明海 雷倢)